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6-25 09:19
中國菏澤網消息 (通訊員 劉漢功 劉振男)昔日白茫茫的鹽堿灘涂,今朝生機盎然的稻浪涌動。日前,東明縣菜園集鎮支寨村的水田里,插秧機在田間穿梭,一盤盤嫩綠秧苗瞬間為百余畝土地披上“新裝”,似江南風光在魯西南大地悄然綻放。
這片土地曾因高鹽分與失衡的酸堿度被視為“農業禁區”。支寨村迎難而上,以科技為鑰打開鹽堿鎖鏈——引進耐鹽堿良種,融合土壤改良與科學排灌,步步為營重塑土地生機。經反復篩選試種,“鄭稻C42”與“國稻008”脫穎而出,不僅抗逆性強,更以穩定產量和優良品質贏得信賴。
“去年試種30余畝,效益可觀!”村黨支書支迎超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更令人振奮的是,在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創新模式推動下,去年每公斤2.68元的優厚回收價讓村民嘗到甜頭,今年種植面積增至200余畝。支迎超說:“今年預計回收價每公斤2.8元,效益值得期待。”
菜園集鎮致力于讓更多鹽堿地華麗轉身,將加大政策與技術支持力度,持續擴規模、提品質;深化與科研院校合作,探索鹽堿農業現代化新路徑。昔日的荒蕪之地,正崛起為保障糧食安全、助推鄉村振興的新的“米糧倉”。